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逐年增长,“电解质水”迎来了大爆发...
从疫情期间,外星人电解质水迎来机遇,再到东鹏补水啦的全面爆发,马上赢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电解质水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市场调研也显示,消费者对电解质饮料的认知度从2022年的38%迅速提升至2024年的72%。
到了去年下半年,电解质水品类的铺市率已经接近98%,这也使得其成为了毋庸置疑的热门品类,吸引了不少巨头和新兴品牌前来布局。
而步入2025年之后,或许是因为看到了补水啦过去一年的强势表现,品类盈利能力的加强使得这一赛道的热度再度攀升,开年以来,在新品不断上市的同时,“如何在红海市场中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成为了不少品牌认真思考的问题。
“突围”“巩固”,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一热门市场的关键词。
-01-电解质水市场迎来众多新选手
2025开年以来,多个饮品品牌宣布上新相关产品。
小编注意到,此前以花生牛奶而闻名的老牌植物奶品牌“银鹭”于近日悄然上新了一款1L装的电解质饮料—“多补水”,据悉,该产品采用等渗配方,每瓶电解质含量≥900mg,主打补水卖点,目前,该产品已经在部分地区率先上市。
今麦郎也再次对电解质水下手了,近日,其推出了名为“快补水”的电解质饮料,规格为1L装,而这,也是继电平衡、天豹之后,今麦郎对功能性饮料的又一次布局。
从前以可爱萌娃形象示人的旺旺,虽说多次在功能饮料市场进行尝试,但本次在电解质水赛道的上新依旧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目光,其于近期推出的“荟动”电解质饮料,相较于同类型产品,该新品的特色是添加了芦荟汁,含有维生素B6和烟酸,建议零售价为4元,并且0糖、0能量、0脂肪。
除此之外,此前就有所布局的品牌也再次对产品进行了升级,试图抢夺消费者目光。
怡宝近日也对其经典产品“魔力”进行了全面焕新的活动,产品添加了电解质、氨基酸等功效成分,作为之前知名度并不高的怡宝子品牌之一,相较于之前版本,此次升级后的魔力将热点—“电解质”作为显著卖点,并且在外包装上进行了升级,新增了运动盖设计,产品规格调整到了550ml/瓶。
跨国品牌达能旗下的“脉动”也于2025年再次发力,据其财报显示,脉动在中国市场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已经连续第二年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而2024年,电解质水系类产品在脉动的整体销售额中占比高达35%,因此,面对这一机遇与竞争并存的潜力赛道,脉动实在无法不动如山。
面对即将到来的2025春夏出游季,脉动推出了沁爽青草味出游限定款,据悉,该产品采用行业首款青草风味配方,融合薄荷醇与天然植物萃取,为消费者带来独特的味觉体验,并且,通过第三方检测正是,该限定款产品在保留经典维生素群的基础上,还能够提升20%的水和效率,也就是说,“补水效果更好”。
实际上,从上文中,我们就大致能够看到,中国电解质水市场上即将呈现的两种不同趋势...
-02-1L装跌至4元价格带
众所周知,当一个赛道进入同质化竞争中时,“价格”变成了其杀出重围的密码。
纵观目前市面上众多的电解质饮料,显然已经陷入了“产品同质化”的怪圈儿中,先看产品名称“快补水”“多补水”“补水啦”,是不是已经有些蒙圈儿,再观察其外观,统一的白、蓝、橙配色和线条,更让人傻傻分不清楚,还有一致的“补水”卖点,甚至连“开盖再来一瓶”的促销活动都高度相似。
模仿实锤了,但其又该从何处入手抢夺消费市场呢?
“补水啦”作为早期入局电解质赛道的品牌之一,如今早就已经占据了消费者心智,许多新玩家选择从“价格”处谋求突破。
目前已知的,今麦郎准备走“高性价比”路线,在价格上进行了全新突破,其上新的“快补水”电解质饮料,1L装仅需4元,无论是与同类型竞品,还是自己此前推出过的产品相比,从价格上来说都极具优势。
要知道,此前今麦郎推出的天豹电解质饮料,每瓶价格为3.7元/520ml;而东鹏补水啦1L装产品的价格在其官方旗舰店中平均每瓶都为5.7元;百事旗下的佳得乐电解质饮料产品价格为4元/600ml,而今麦郎“快补水”如今的定价已经低至此前康师傅屌丝饮料的价格。
因此,在当前的消费环境下,大容量、低售价的今麦郎“快补水”或将成为下一个“屌丝饮料”般的存在,尤其是在下沉市场,应该会有较强竞争力。
不仅是对同样主打性价比的“补水啦”“多补水”造成威胁,还会蚕食一部分白牌电解质水的市场份额。
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电解质水的价格带将逐渐下移。
-03-“差异化”全面赋能
在价格战悄然开始的同时,电解质水市场中,也在发生着一场关于“价值”的混战。
从脉动上便能看出,早期的头部品牌已经感受到了市场竞争的压力,希望从“差异化”入手,打通销售脉络。
脉动的特点在于其作为跨国公司旗下的品牌,又在该细分品类经营多年,因此,其对于市场风向的敏锐度和产品营销的方向感都十分具有优势,脉动以“场景生态+产品矩阵”搭建生态脉络,“青草系”限定产品不仅在产品研发上极具前瞻性,其还与多个连锁便利店、社交平台、出游软件同步展开合作,有效拉高品牌曝光度的同时也使购买转化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当然,许多国内品牌也关注到了“差异化”的重要性,旺旺本次推出的“荟动”就是以其特别添加的“芦荟汁”而受到广泛关注,这是在原料上做出的差异化;
康师傅的此前推出的“9.0电解碱性水”则是选择了更出彩的赛道,其品类虽为“包装饮用水”系,但实际上,无论是其功能性明显的卖点,还是价格定位上,这款产品都更偏向“电解质水”的赛道,因此,其在包装饮用水赛道中优势明显。
观察市场商的饮料产品就不难发现,大多数饮品,尤其是身处“百亿单品”席上的一众产品,为了收获更多消费者的喜爱,基本上都具备“通用性”,而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当下为了寻找新的市场增量,对客群的细分也成为了品牌的重要关注点,不少品牌开始针对特定群体推出专属饮品以形成差异化的京这个优势。
以雀巢为例,近期其在海外上新了一款名为Unwell Hydration的电解质饮料,与同类型产品相比,这款产品不仅顺应健康潮流推出了低糖配方,并且添加了B族维生素,这一成分在女性身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身体将食物转化为能量,是其在生活中保持充沛精力,用更中国话的表达就是,“补气血”。
可以相见的是,随着这一赛道的不断扩容,更多差异化产品将会不断涌现,但如何将产品脱离“噱头”,满足真正消费者需求,还需要品牌的进一步思考。
2025 SIAL西雅展(上海)价值¥199元门票免费领取中,马上注册现场采购全球35万好物!
内容来源:饮品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