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应链是当前的热词。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副主任孙继勇在SIAL世界食品产业峰会-食品供应链大会上就全球供应链话题进行了分享。他指出,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在动态调整中,中国应该顺势而为,加强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建设。
供应链将采购、生产、销售包括售后服务实现紧密连接,推动供应链发展,可以有效的进行资源整合和上下游协同,包括有效实现产业链和供应链结构上的优化。全球供应链目前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竞争非常重要的手段。
全球供应链形成美德中三足鼎立态势
孙继勇指出全球供应链布局主要决定因素一是市场需求,自然资源包括生产要素等经济因素,另一方面包括大国博弈、政治诉求、绿色发展等非经济因素。全球供应链因素的调整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8世纪以来,全球供应链总共经历了四轮调整,第一轮是从英国到美国,将过剩的产能转移出去,第二轮是从美国向战后的德国日本,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转移出去,第三轮是德国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因为四小龙承载的空间相对有限,主要是将纺织服装、轻工,包括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中低端产业转移出去,第四轮中国成了产业转移重要的承接地。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四轮产业转移的过程,也反映了全球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中国利用低廉的成本优势,包括推动改革开放,积极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加工贸易,弥补了产能缺口,以及外汇、储蓄双缺口的劣势,成为了全球的世界工厂。目前中国在计算机,空调,太阳能电池板等领域已经成为了全球产能汇聚地,产业规模占到了全球30%以上。
与此同时,中国在高铁、量子通信等领域也成为了全球供应链的佼佼者。2000年-2018年,中国取代了日本成为了亚洲供应链中心,目前全球形成了以美国、德国和中国三足鼎立的供应链的中心的格局。
全球供应链格局调整呈现新趋势
孙继勇介绍从2008年开始,全球进入了新一轮产业转移新周期,即全球产能转移进入了规模化、放量化的发展阶段。
本轮全球供应链格局的调整,依然遵循了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供应链转移从要素成本高的国家向低成本的国家转移,转移的内容是从低端产业向高端产业逐步延伸。因为疫情在全球的范围内反复的持续,加上地缘冲突的差距,目前全球供应链的调整又呈现了一些新的趋势。
第一,在转移的流向上呈现了双向流动的趋势。东南亚、南亚,包括非洲的一些国家比较优势正在强化,基础设施正在逐步完善,成为承接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新中心。发达国家也在推动制造业的回流,从供应链的合作上呈现出显著的圈层特征,组织上更加强调韧性和安全。各国更加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从供应链的驱动因素上,新型要素的资源重要性逐步突出。
目前全球产业链转移的流向呈现了双向流动的趋势,不仅是向东盟、非洲、中南美洲国家转移,北美、欧洲、日本等传统制造强国也在吸引制造业回流。特别是作为中国近邻的东盟正在成为全球跨境投资的热土。东盟从2008-2021年吸引外资流向年均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应该说其利用外资的成效还是比较显著的。同时,2008年全球范围内爆发的金融危机让发达国家内部经济结构失序的问题逐步暴露,发达国家政府开始通过一些产业政策手段来推动制造业的回流,包括财税、金融、立法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国制造业的回流呈现了非常良好的态势,从2010-2020年回流美国的企业有4000多家,欧洲吸引制造业回流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中国成为了美国包括欧洲制造业回流重要的来源国。
第二,全球供应链合作呈现出更加显著的特征。目前WTO谈判遇到了一些障碍,因为WTO成员国众多,国与国之间的差异性比较大,谈判的进程比较缓慢,区域贸易协定因为灵活性比较强,开放程度比较高,正在成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新亮点。根据WTO的统计,目前全球正在实施的区域贸易协定有355个,特别是一些大型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像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进一步深化了区域供应链之间的合作和联系。排除疫情的影响,从2009-2019年像北美自由贸易区,包括东南非共同市场的贸易规模呈现了典型上升趋势。这些超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协定又有一些典型的双面性,或者是双刃剑,像CPTTP就自由结社、劳资谈判、国企改革等纳入谈判的进程。USMCA设定的毒丸条款,禁止与非市场经济体合作。CETA将环境保护、劳工、反腐等纳入了协定谈判的范畴,全球自由贸易协作表现出比以往更强的排他性。同时目前各国更加关注国内的情况,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包括升级技术贸易摩擦,用一些其他的方式割裂全球供应链的联系。根据高盛的报告显示,中美贸易摩擦以来,已经深刻的改变了全球25年以来的供应链体系。
第三,在供应链组织上全球供应链更加的强调韧性与安全性。美国、欧盟、日本纷纷出台一些法案,包括一些立法措施,通过财税补贴的政策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过度依赖。美国在2021年出台了相应的行政法案,旨在减少药品、重要矿产,半导体和高容量电池四个关键项目对他国的过度依赖。日本也发布了相应的改革措施,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从市场端来看,跨国公司比以往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
第四,随着全球供应链风险的增加包括受母国的影响,在全球供应链布局过程中,更加重视效率和安全的平衡。越来越多的国家考虑调整供应链布局。全球跨国公司投资强度从2008年以来呈现一个收缩的态势,随着绿色发展深入人心,包括全球变暖等重大生态问题,目前各国政府包括跨国公司对发展绿色供应链形成了共识,目前有超过120个国家提出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很多多边、双边的自贸协定也将碳排放和一些相应的环境保护条款纳入了谈判体系。
根据生态环境部的统计,目前全球有900多个跨国公司提出了“碳中和”的目标,要求自身实现绿色发展,同时通过打造全流程全环境的绿色供应链来实现绿色发展目标。在全球产业链绿色发展的领域,还有一个比较值得关注的事,在2002年12月,欧盟经过了多轮谈判决定在2025年开始征收碳关税,随着这一举措的实施,未来将有更多国家将征收碳关税包括购买碳排放指标,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和目的,所以碳关税或许会成为全球绿色产业链的重要基地。
第五,新的要素和新的资源的重要性逐步的提升。传统劳动力,包括一些生产要素是决定全球产业链布局的重要因素,当前随着数据技术等深入发展,包括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技术、机器人自动化技术向各个产业链的环节渗透,对全球产业链本地化形成了比较重要的支撑。同时,全球产业链正越来越向终端消费市场布局,以印度手机为例,从2016年开始,全球范围内向印度手机投资的增长超过了100%,目前印度本土手机市场的制造规模有4亿部,90%以上用于生产。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产业替代压力。
格局调整,影响中国供应链喜忧参半
谈到全球供应链格局调整对中国造成的影响,孙继勇认为可以分为有利和不利两方面。
第一个有利影响是,随着全球供应链向终端消费市场布局,中国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从2008-2019年全球消费支出变化看,中国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已经从2万亿美元提高到了8万亿美元,供应链贴近终端市场有利于中国稳定在全球供应链的地位。
第二个有利影响是区域化有利于巩固中国在亚洲供应链中的地位。中国和亚洲国家有合作基础,在多数国家中间品出口的占比在20%左右,特别是越南和印度尼西亚,泰国占比超过了30%。中国也在积极营造有利于区域供应链一体化,包括区域经济合作的环境,提出要积极的加入CPTTP,都对融入区域供应链提供了强劲支撑。
从不利影响来看,首先中国要素成本比较优势正在弱化。以月均收入为例,中国人均月收入的水平大概是越南的三倍,这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他认为还是要继续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首先产业整体上正处在一个爬坡的过程,需要为产业升级提供相应的缓能空间。从吸纳就业的角度来说,需要通过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就业人口,提供良好的社会稳定基础。目前印度,越南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中低端环节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电子信息等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目前在越南生产的纺织服装的交付周期比中国和印尼的交货周期还要缩短10-12天。
其次,随着全球供应链区域化的调整,会给部分的产业特别是一些卡脖子技术带来更大的压力,像光刻机,高端数控机床,高端医疗设备,对外依存度比较大,这些产业会面临更大的发展压力。
顺势而为,提高供应链弹性和韧性
孙继勇也提到了发展对策。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逆势提升,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弹性和韧性。一方面加强自主创新,包括加强协同创新,进一步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不断提升供应链的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新兴技术的赋能,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打造更智能化的供应链体系,打造一些产业链、供应链的平衡,提升整个供应链、产业链根植中国的能力;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的发展,产业集群是中国发展的最大竞争优势,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全球竞争力,形成一些产业链的备份,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
同时要不断培育一些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和跨国企业,提升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发展一些全球和区域型企业,在细分领域培育一批隐形冠军,不断完善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的生态体系,加强区域供应链合作,提升供应链发展引领力,特别是在亚太地区要主动贡献“以我为主”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最后要加强供应链的安全防控研究,提升供应链保障力,建立供应链组织体系,供应链评估体系和预警体系等。
关于供应链韧性、弹性的打造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加入社群分享您的见解!
本群只发表观点讨论趋势
非做贸易对接,望谨慎入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观看嘉宾完整分享!
写在文末
事实上,每届SIAL西雅国际食品展都是精彩绝伦、干货不断。即将在今年8月28日-30日于深圳福田会展中心举办的【SIAL西雅展·深圳】,还将有更多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以及展商携众多新品参展:1200+参展商,10+国际参展团,60000+产品,并且将有50000+专业观众/买家参观,助力食饮专业人士了解更多行业最新前沿趋势和接触新品,赢取更多商机。